当前位置:  首页 > 走进玫瑰谷 > 新闻眼 > 海南求解 休闲农业三难

海南求解 休闲农业三难

发布日期:2014-11-09 10:33 编辑:cheson 来源:人民网 浏览量:
    怎样突出特色
  划分功能区,打造精品线
  70岁的朱金德,从老家河南到海南玩。他说,海南空气好,环境好,要做休闲农业,谁也比不上。不过,现有的农庄规模偏小,项目雷同,大老远跑一趟,有的感觉不值。
  顺海口西海岸的长彤路向南约10公里,便到了誉城九号休闲农庄。经大堂,穿过院子,见到一排木结构的别墅。沿池塘边,设有咖啡厅、卡拉OK厅、自行车停放处。“在这里,可以吃住、钓鱼、骑车休闲。”总经理助理秦芳说。问及农庄的定位、特色,秦芳一时语塞。
  采访海口、澄迈等地的多个农庄,记者发现休闲农业的特色不明显。“大老远跑到农村,只为吃顿饭,做法和城里差不多,没多大意思。”海口市民陈先生说。
  那么,什么才算有特色?走进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,导游严之武热情迎上来,带着记者钻进林间小道,他边走边介绍:“胡椒、黄花梨、莲雾……咖啡豆是羊发现的,香兰草比黄金还贵,‘见血封喉’的树皮能做衣服”。
  严之武说,植物园最大的“卖点”是热带水果、花卉。“看完植物,游客还可以到咖啡馆,免费品尝6种咖啡和茶,全是植物园研制的。”
  植物园旅游中心副总经理韩伟国说,为适应市场需求,植物园新建休闲体验馆,展示咖啡加工、巧克力制作等工艺,鼓励游客参与、体验。
  “现有的农庄,尚未深挖民俗文化、古村落文化、农业历史遗存等,形成独具特色的农庄文化。”海南省农业厅企业发展处处长陈良说,比如兴隆是著名的侨乡,深入发掘侨乡文化,可以让植物园更有品味。
  为了做足特色,按照海南出台的《休闲农业发展项目规划》,全省将划分功能区,打造6条精品线路,建设20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和1000个休闲农业基地,培育一批品牌休闲企业、名优特色品牌。
  如何强产富民
  公司和农户捆绑,保障农民利益
  发展休闲农业,如何带动农民致富?
  一些农庄经营不善,无力带动农民。位于海口市的泮边休闲农庄,2012年有一家餐饮企业入驻,出资1800万元,与16户农民合作成立泮边农庄经济合作社。农民出租土地,约定与公司四六分红,而且加入合作社的农民,全部到公司当服务员。
  当年9月,泮边休闲农庄开业,生意红火。然而,好景不长,因为道路不畅,客人逐渐减少。今年1—8月,休闲农庄亏损60多万元。“工资都难发,谈什么分红?”农庄负责人说。
  “休闲农业的立足点是农民,如果农民利益难保障,肯定走不远。”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柯佑鹏说,农庄在开发中,遇到土地流转、农民就业等多重矛盾,需要兼顾农民利益。此外,农民现代服务意识和技能较差,应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。
  依托亚龙湾国际玫瑰谷,三亚市吉阳镇博后村罗声的收入,从1份变成了4份。
  原来,罗声家种了3亩地,年收入不到2万元。玫瑰谷项目进驻后,他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,每亩年租金3300元;到公司打工,月工资2200元;办农家旅馆,年均收入10多万元;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方式,他承包10亩地种玫瑰,年销售额30多万元。
  政策怎么发力
  明确行业定位,出台扶持政策
  开车前往海口的开心农场,需经一条村道,路窄,且弯道多,来往车辆不便。
  “想把路拉直,从火山口公园直接通农场,但难度太大。”开心农场总经理助理聂勇说。一是附近的村子没有纳入规划;二是拆迁量太大,单凭企业力量办不到。
  休闲农庄多处农村,基础设施相对薄弱。开心农场不通天然气,做饭用的是煤气罐;不通自来水,吃水用的是自有井。
  “最大的难题是政策不明朗,企业无保障。”聂勇说,没有合法征地手续,企业投入6000多万元,心里不踏实。
  同样的问题,困扰着三亚玫瑰谷。兰德国际玫瑰谷发展公司办公室主任苏文茂说,玫瑰谷用地是农用地,按政策,配套设施占地只能占总面积的3%,不超过20亩。要建喷灌设施、育苗工厂、冷库,就没有多余地建洗手间。而作为观光景点,洗手间数量少,影响游客体验。
  柯佑鹏认为,规划滞后、省级规划与市县规划不一致,造成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。对这一朝阳产业,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。
  陈良介绍,农业厅已起草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今后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、拓宽融资渠道、探索适宜的土地流转机制等。此外,还将健全休闲农业服务体系,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,每年培训2000名从业人员;推进标准化建设,成立行业协会,促进休闲农业快速、健康发展。